情防控期间,一些人因收入受到影响,就想通过网络贷款还房贷、车贷、信用卡欠款等,结果不小心落入诈骗陷阱。据泉州市反诈骗中心统计,仅2月29日和3月1日两天,全市贷款诈骗警情多发,占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1/3。为此,该中心昨日发出预警,提醒广大市民警惕。
案件 “及时雨”没遇到 反被骗4万多元
想借款应急的市民郑小姐就掉进了骗子的圈套。2月26日,郑小姐接到陌生电话询问她是否需要贷款。手头正紧的郑小姐以为有人送来“及时雨”,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。对方发来二维码,让其下载“友信信贷”APP,填写个人信息。郑小姐提交2万元贷款额度。2月28日,对方以各种理由,让郑小姐先后转账688元、8000元、10080元、12000元、10000元、6888元,并告诉她这些钱会连同贷款一起转到其账户。3月1日,对方让其再转2万元解冻账户,郑小姐这才意识到被骗,联系对方退款,对方把她拉黑。至此,郑小姐一共被骗47656元。
3月1日,许女士报警称,她接到陌生男子电话称可以提供低息贷款,便添加该男子的QQ。随后,男子向许女士提供一个二维码。许女士点击后下载APP并操作,对方以账户被冻结等为由,先后骗走她44800元。
市民邱先生、袁女士、吴女士、江女士等人,有的添加了私人贷款微信号,有的下载各类APP平台贷款,继而被骗,被骗数额少则几千元,多则数万元。
提醒 正规贷款有流程 手续简单可能有诈
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,诈骗分子使用的手法,都是老套路。不法分子先是通过电话、短信、微信等渠道,发布小额贷款诱导广告,或冒充某些正规网贷平台、金融机构客服,打着无抵押、低利息、放款快的幌子,引诱下载网贷APP,在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、绑定银行卡、签署协议等一通操作后,便以缴纳保证金、手续费、刷银行卡流水等理由要求转账,甚至称将受害人拉入征信黑名单实施恐吓,要求继续转账从而实施诈骗。
民警提醒,正规的贷款都有合法合规的流程,手续过于简单可能是诈骗。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警惕:
贷款多数情况下,分地区、分个人信用资质,异地贷款、传真办理的很可能是诈骗;
贷款机构没有固定办公场所,只有网页和电话号码的都是诈骗;
通过微信、QQ和短信等推介网络贷款的,很可能是诈骗;
贷款前先交钱的是诈骗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到 1448799012@qq.com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风险提示:本站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,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,若您不同意该提示,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,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。原创文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opc.top/967.html